清朝灭亡后,皇室贵族的生存状况如何
投胎是一门技术活,生为清朝皇室贵族一辈子有享不完的荣华富贵。当然其中也有些倒霉孩子猜到开头却猜不到结局,正好生在清朝晚期皇室,命运就像从珠穆朗玛峰跌落到马里亚纳海沟。
据粗略统计,民国的没落皇室贵族有3万多人,清朝翻车之后,虽然丰厚的俸银不复存在,他们依然拥有大量的庄地和财宝。不过各种原因,他们的财产消耗得很快。比如要向民国新贵交纳保护费,比如广大农民轰轰烈烈夺回许多土地,比如清朝皇室贵族将奢侈挥霍进行到底的生活方式。
许多清朝皇室贵族为了维持生计,不得已变卖书画古玩和宅地。其中溥仪在承德行宫的文物,很快就被皇室贵族以白菜价变卖一空。而皇室贵族各自的私产更是不消说,比如睿亲王魁斌一家,民国时收入急速下降之后,以每亩3角5分的地价卖出大片庄地,后又相继卖出别墅,典当房屋珠宝,仍然入不敷出。
1920年5月,《民国时报》以《今日之旗人生活状况》为题,对满清旗人的生存状况做了一个报道,他们把旗人分为贵官派、劳动派、谋生派和待死派。其中的贵官派即是皇室贵族,根据报道来看,他们在满清塌台仅仅几年时间,已经沦落到一贫如洗,甚至“将来不至穷死不止”。而在当时,“世子王孙倒毙城门洞,郡主命妇坠入烟花院”的报道时常见诸于民国报端,令人唏嘘。
被誉为“中国最有钱的富翁之一”的皇室子弟载泽,最后贫困潦倒而死;溥仪的堂兄弟溥涧败完家产后无以为继,只能卖书画为生;而奕劻富可敌国,后代却沦落到拾荒。这样的清朝皇室贵族数不胜数,当然,也是咎由自取。
免责声明: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其内容真实性、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。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,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。
本文由网友自发上传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。